Thursday, March 28, 2013

六度

六度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
六度佛教术语,又名六波羅蜜、六波羅蜜多,簡稱六度。又称事究竟到彼岸[1]度无极波羅蜜波羅蜜多播罗弭多[2],謂菩薩從初住至六住位,以多修習善修習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(靜慮)、智慧」六度萬行為筏,度脫於生死苦海,得至究竟涅槃之彼岸。[3][4]
六度的內容是戒、定、慧三學所攝
六度万行,意指其包括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,由於具體行門很多,故以「萬行」稱之。然修六度萬行尚有「內、外」門之分,未悟真心前多依「事相」修,名為外門,悟明真心後方能「稱理修行六度」,稱為「內門廣修六度萬行」。[5]

[编辑]概述

「六度」雖为六種法门,然互相含攝,並以「般若度」為前導。「六度」之實踐,一者為饒益諸有情,二者對治諸煩惱,也就是自己不好的習性「貪、瞋、癡」等。譬如由布施故攝受資具饒益有情,因持戒故不行損害逼迫惱亂饒益有情,由忍辱故於彼損害逼迫惱亂堪能忍受饒益有情。因精進故而能勇猛修諸善品減損惡習,由靜慮故伏除煩惱,因般若故消除無明能破諸暗獲得智慧光明。[6]
  1. 布施(檀波罗蜜、檀那波罗蜜):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。除了財物的布施 (財布施) 外,還包括佛法的傳揚 (法布施) 和信心的給予 (無畏布施)。布施能除去三毒中的“慳貪”,長養慈悲心。
  2. 持戒(尸波罗蜜、尸罗波罗蜜):指恪守戒律 (如五戒十戒)和施行善法,若真持戒清淨能除去身口意的三业
  3. 忍辱(羼提波罗蜜[7]):包括生忍和法忍:其为菩萨能忍受一切有情侮辱而不生瞋業[8],以及外界的寒热饥渴等[9]。以此断绝三毒中的“嗔”[10]
  4. 精進(毗梨耶波罗蜜):其中包括身精进与心精进,精進修持其餘五度。意指身体力行善法、勤断恶根,对治懒惰松懈(五毒中的“慢”)[11]
  5. 禪定(禅度波罗蜜、禅那波罗蜜):心無雜念,不為俗物迷惑顛倒。禪定能除去散亂(五毒中的“疑”)。
  6. 般若(智慧、般若波罗蜜):修行般若以破除、遠離「無明和愚痴」(三毒中的“痴”),令諸煩惱不得自在。有「緣世俗諦慧、緣勝義諦慧、緣饒益有情慧」三種。
此上六度修行完满之相,称为六度满相。